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之 “既来之,则安之”
2022-07-18 10:05:16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 编辑:明毅 汪大庆 | 作者:孙龙          浏览量:2645

夏日傍晚,蝉声高唱,罗旧镇火麻坪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广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球场上的青年活力绽放,香樟树下的老人惬意纳凉。“人挪活,树挪死,这搬迁点是越建越漂亮,越来越和谐了,大家安居又乐业。”搬迁户周四清赞不绝口。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逐步能致富是关键”。火麻坪村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12户48人,立足不同类型搬迁户,为帮扶项目实行精准配置、为搬迁对象实行精准扶持,保证群众既能来之,也能安之。

统筹推进安置点治理和服务保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安置点内水、电、路、网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村级服务中心搭建起50平米的百姓舞台,布置30平米农家书屋,购置图书1500余册,配备体育健身设备三套,乒乓球桌两张,篮球场一处,满足了搬迁群众对日常文娱生活的需求。安置点还成立管委会,制定了《管理委员会岗位职责》《后期维修维护管理制度》《卫生保洁制度》《治安巡逻保卫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管委会的设立进一步畅通了搬迁群众的诉求渠道,也大大提升了搬迁群众的满意度。同时,配合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打擂台”行动,将安置户的住房及周边环境卫生纳入全村环境整治内容和积分制管理,作为清爽示范院落进行项目申报,实现村里人管村里事,村民自治程度大大提高。

坚持产业就业齐抓、输血与造血并举,多渠道推动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一来通过土地、林地入股或流转,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合作社有稳定收入、搬迁对象长期受益。二来采取政府项目支持与产业大户结合的方式,完善安置区易迁户利益联结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户中的周四清、唐召其等户就运用蔬菜种植技术,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40余亩,日子越过越红火。与此同时,镇村两级平台切实做好就业服务,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的目标。依托罗旧境内的工业园集中区,结合帮扶车间、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为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和提供信息,鼓励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主就业,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实现优先吸纳适岗搬迁劳动力就业。

“既来之,则安之”,既要把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群众招抚来,更要想方设法帮他们安抚好,让他们在新的家园里安居又乐业,不断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责编:明毅 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